社區貢獻及慈善

社區貢獻及慈善活動
字型

charities_2015021101937.html

醫療衞生

馬會助建全港首間腦神經綜合復康中心
11/02/2015

據統計顯示,香港每年平均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各種神經系統疾病不僅影響屬高風險群的長者,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有見及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超過一千六百萬五十港元予瑪嘉烈醫院,成立全港第一間腦神經綜合復康中心,為病人提供一站式綜合復康治療。

馬會董事葉澍堃先生聯同醫管局主席梁智仁教授及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等,於今日 (2月11日) 出席「賽馬會腦神經綜合復康中心」開幕儀式。

葉先生表示馬會一向關注本港醫療衛生發展,從五十年代起已捐助支持基本醫療衛生設施,多年來合共撥捐超過七十五億港元。

醫管局主席梁智仁教授表示:「醫管局很高興得到馬會慷慨捐助,協助成立這個中心,讓病人可以使用先進的復康器材,令復康事半功倍。」

設於瑪嘉烈醫院主座地下的「賽馬會腦神經綜合復康中心」佔地逾一萬平方呎,結集內科及老人科、腦外科、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及言語治療部成立跨部門團隊,為中風、腦部或其他神經系統受創病人提供一站式綜合復康治療。

中風或神經系統受創病人一旦錯過首半年的黃金治療期,其肢體活動及認知能力將大受影響,所以中心添置先進復康器材,融入機械裝置、透顱磁刺激及虛擬場景,大大提升治療成效。

服務範疇包括:

機械上肢/步姿訓練- 傳統步姿訓練需動用至少兩名治療師移動中風病人下肢及軀幹,透過機械儀器協助,既可減少治療師數目,亦可減輕醫護人員不必要的勞損。另外,機械儀器訓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及活動控制力。

透顱磁刺激- 利用強脉衝磁場,在目標區感生出感應電場,刺激大腦細胞從而調節大腦活動,對促進中風病人的活動能力,特別是一些有手部活動困難,言語和吞咽問題患者,功效更見顯著。

虛擬復康- 提供互動及多感官刺激訓練患者運動能力,亦可靈活調節場景配合治療進度及病人需要。

因脊椎受創不良於行的六十二歲病人林錦文表示,機械步姿訓練對他有極大幫助:「起初我肌肉力量不夠難以步行,不過在機械腿協助下,透過刺激大腦神經,大大改善了我的步姿」。同時訓練亦包含了遊戲元素,令到趣味大增。

馬會自1993年起合共捐款超過二億二千萬港元予瑪嘉烈醫院,除「賽馬會腦神經綜合復康中心」外,亦包括成立賽馬會腎科及泌尿科中心及捐助購置達文西機械人外科系統。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 成立於1884年,現已發展成為世界級賽馬機構,亦是全港最大慈善公益資助機構,以及亞洲區內最尊貴的高級會所之一。作為一家非牟利機構,馬會將收益撥捐 予慈善及社區項目,2013/14年度的慈善捐款達三十六億港元,單就過去十年,馬會已資助超過一千二百七十五個項目。馬會同時亦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 構,於2013/14年度為政府庫房帶來逾一百九十五億八千萬港元稅款。每年透過捐款及繳納稅項,將大約百分之七十的收入回饋社群,相比其他賽馬及/或體 育博彩機構,馬會在這方面可算傲視同儕。馬會亦肩負社會企業責任,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致力提倡有節制博彩。馬會聘用超過二萬四千八百名全職及兼職員 工,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一直以來,馬會致力追求全球卓越成就,並同時秉承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精神,與市民「同心同步同進 共創更好未來」。請瀏覽130.hkj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