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R習作分享] 一「瞳」起動助視障群體 欖球賽見證同樣精彩
30/03/2025
今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告別舊貌,從素白的香港大球場遷至色彩斑斕的啟德體育園,賽事煥發出全新活力。與此同時,由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一『瞳』起動口述影像計劃」培訓出的口述影像員及體育口述影像旁述員們,化身視障人士感知世界的「畫筆」,將欖球賽事的鮮活場景,細膩勾勒進他們的認知𥚃。值得一提的是,IBF 世界殘疾人保齡球錦標賽金牌得主張凱童,借助這一契機,以獨特的觀眾視角,參與這場世界體育盛事。
開啟視障人士觀賽之窗
在視障人士踏入啟德主體育場前,口述影像員便如獨具匠心的畫師,著手為他們勾勒精彩。遞上觸感圖,視障人士指尖輕觸,即可感知場館外牆紋路細節。口述影像員用生動言語,例如將場館外型比喻作漢堡包,又描述外墻藍紫色漸變,在視障人士心中繪就啟德體育場館的獨特模樣,填補他們對場館認知的空白,開啟欖球賽事的想象之旅。
全景描繪賽事魅力
在館內,口述影像員充分發揮繪制全景畫的專長,持續為視障人士服務。遞上橄欖球、縮小比例的賽場觸感道具,視障人士觸摸時,口述影像員同步介紹達陣線位置、H 型球門用途等關鍵比賽規則,還從整體視角講述體育場館空間布局與特色構造。同時,口述影像旁述員描述觀眾們熱情歡呼的姿態、特色裝扮,以及球員的奔跑、傳球、對抗,裁判判罰等,全方位呈現整個球場的裡裡外外,讓視障人士在腦海中構建出鮮活的欖球賽事世界,沉浸於體育魅力。
身份轉變,別樣感悟
作為在體育賽場歷經磨礪的運動員,張凱童聽著口述影像旁述員的描述,內心泛起層層漣漪。他表示,以往作為運動員參賽,壓力巨大,全部精力都放在得分與對抗對手上。但此次以觀眾身份參與七欖,擺脫了比賽壓力,得以將目光投向賽事之外。通過口述影像接收器,他聽到口述影像旁述員對南看台各種奇特裝扮的生動描述,如麥當勞叔叔、閃電超人等,深切感受到觀眾的熱情,這種從運動員到觀眾的身份轉變,為他打開全新觀賽視角,領略到賽事別樣精彩。
拓展服務邊界,推動共融發展
機構創辦人梁凱程博士表示,機構提供兩種體育口述影像服務,一是現場為視障人士口述體育比賽,二是在視障人士做運動時,通過口述影像告知他們正確體育姿勢。做現場口述影像體育比賽十分考驗口述影像旁述員現場應變能力,與電視體育評述員不同,他們更注重描述場上細節,如運動員達陣姿態、球場上發生的具體情況等。梁凱程博士還提到,該計劃已走進校園,未來有意招募和培訓更多運動口述影像旁述員,幫助更多視障人士參與精彩運動賽事,進一步推動社會共融。
撰文、攝影:莊詩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