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為何金融樞紐是公益慈善未來的關鍵﹖
有時候,我們需要停頓片刻,了解熱門話題背後那些值得深思的議題。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僅影響個別項目,更是正在塑造整個公益慈善界別未來的的概念、趨勢和研究成果。
一直以來,公益慈善都被視為一種慷慨施予的精神,但這種精神的體現,在未來將會發生微妙變化。金融樞紐如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以及阿布扎比等城市,不僅是財富中心,同時是創新、合作、具有影響力的平台。了解公益慈善和金融樞紐的互動關係,可以幫助城市發揮獨特優勢,為公益慈善開創新篇章。
「金融樞紐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更逐步成為推動社會金融創新的實驗平台。」 —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
公益慈善研究院看到金融樞紐正以三種方式推動公益慈善的演進:
1. 連結資金與目標
金融樞紐匯聚財富、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為壯大公益慈善創造條件。在這些樞紐當中,家族辦公室、基金會、機構投資者,聯同監管機構、決策者,以及全球市場共同運作,形成一個密集互聯的生態系統,資金得以靈活調動並發揮影響力。
在亞洲,這種情況尤其顯著。目前亞洲地區擁有896位億萬富豪,人數遠遠拋離其他地區,然而仍有超過二億人每日生活費不足兩美元1。財富快速增長與持續貧富不均同時並存,既帶來迫切問題,也帶來逆轉機會。作為金融樞紐,香港、新加坡、阿布扎比等地擁有獨特優勢,能夠以前所未的方式將慈善捐款轉化為具結構性和影響力的方案。
藉着共享基建、專業服務和創新金融工具相互結合,金融樞紐不但可以擴闊公益慈善的影響力,更可以透過緊密互通的資源和專業知識,大大提升決策效率和合作成效,以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應對迫在眉睫的社會和環境挑戰。
2. 機制推動創新
今時今日,金融樞紐的公益慈善形式不再局限於傳統捐贈,而是包含混合融資、首損保證和以社會影響為優先的投資項目,這種機制有賴政府、金融機構和公益慈善組織共同合作。
金融樞紐為這類實驗提供了最佳土壤,讓新模式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內設立試點,進行評估和擴展。舉例說,在香港測試社會金融工具,等同為倫敦或阿布扎比作出示範,由此帶動的乘數效應比單一城市強大得多。
這方面的致勝關鍵是創新思維與知識傳播。隨着全球挑戰日益複雜,跨界別解決方案的需求越來越大,金融樞紐憑着獨特的生態系統,可以擔任先鋒,推動整合資金、專業知識和使命的夥伴關係。
3. 增強全球競爭力
公益慈善不只為回饋社會,對提升金融樞紐的活力同樣發揮戰略作用。成功將公益慈善融入其生態系統的城市,在推動社會韌性和福祉方面有更大責任。
這反過來也提升了城市的全球地位。一個成熟、透明、有效協作的公益慈善生態系統能夠吸納人才、資金和影響力,造就這些樞紐在世界舞台上更具競爭力。對香港而言,這是突圍的重要因素,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強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能夠助力城市脫穎而出,鞏固全球領先地位。
填補知識空白
儘管公益慈善在金融樞紐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但相關的實證研究至今仍然非常有限。為應對挑戰,公益慈善研究院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馬歇爾研究所合作,共同探討公益慈善如何與五個主要樞紐:阿布扎比、香港、倫敦、紐約、新加坡的金融基建、監管和政策協調互動。在接下來的十八個月,這項研究將探索相關動機、具影響力的機制,以及如何將經驗帶到全球。
未來部署
公益慈善研究院深信金融樞紐與公益慈善相輔相成。當金融樞紐運用資本、專業知識和資源力求創新,公益慈善亦助力城市增強韌性、競爭力和全球領導力。此項研究不僅志在分析地區特點,更在意塑造其價值,確保隨着金融樞紐蓬勃發展,公益慈善亦同步受惠,福澤世界各地社群。
1 世界銀行: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poverty-prosperity-and-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