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及社區貢獻 - 香港賽馬會
慈善及社區貢獻 - 香港賽馬會
  1. 首頁
  2. 關於我們
  3. 公益慈善研究院最新動態
  4. 九月電子通訊 - 故事 3

四家亞洲公司躋身全球20大企業捐贈者行列

公益慈善研究院十分榮幸與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與蓋茨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共同支持國際非牟利機構The Bridgespan Group發表最新研究報告。該報告深入剖析了全球最具規模的企業捐贈者,並探討了他們如何推動具規模且持久的社會效益。

 

全球二十大企業捐贈者中共有四家亞洲機構,分別是:香港賽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排名第8位)、三星(第12位)、騰訊(第14位)以及中國三峽集團(第20位)。這四家機構合共每年向公益事業損獻超過16億美元,彰顯出亞洲企業在透過策略性、大規模捐贈推動全球社會效益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公益慈善研究院深信,企業除了提供資金支持,更能帶來專業知識和技術系統等寶貴資源。因此,這份報告著重探討企業捐贈的動機和方式,並剖析高效益企業慈善的內涵與特質。

 

就此,Bridgespan將「企業捐贈」(corporate giving)一詞廣義地涵蓋各種旨在帶來正面社會或環境效益的慈善活動——包括企業社會責任(CSR)、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使命為核心的策略。Bridgespan合夥人暨報告合撰人Gwendolyn Lim指出,這種框架體現了企業公益慈善已從傳統捐贈轉向更為整合且注重效益的發展趨勢。

 

企業公益慈善已從傳統的邊緣角色逐漸轉變為衡量企業成就的核心指標。具備前瞻視野的企業不再僅依賴企業社會責任部門,而是將社會效益全面融入其整體發展策略。憑藉雄厚的資源、廣泛的全球影響力以及使命驅動的模式,企業在解決社會挑戰與推動社區持續變革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與潛力。

 

Bridgespan通過與企業公益慈善領袖的交流,發現亞洲獨具特色的商業模式與文化影響,對當地企業的捐贈方式發揮了關鍵作用。報告重點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 創辦人、家族或國企領導模式在亞洲企業捐贈者更為普遍:亞洲區內最大型企業捐贈者中,60% 由創辦人或家族領導,遠高於全球僅為20%的佔比,反映亞洲深厚的家族企業傳統。值得留意的是,亞洲最大型企業捐贈者中有25%與國家相關,相比之下,全球最大型企業捐贈者則沒有此情況,顯示亞洲的公益慈善優先事項通常與國家倡議有所契合。
  • 聯合企業主導亞洲公益慈善格局:全球最大型企業捐贈者中,僅10%屬聯合企業(conglomerates),但聯合企業在亞洲最大型企業捐贈者中的佔比卻高達60%,反映跨行業巨頭在亞洲商業與公益慈善事業仍佔據核心地位。
  • 直接捐贈屬主流模式:80%全球企業捐贈者依賴外部合作夥伴,而亞洲企業捐贈者則傾向資助自家項目,體現其「親力親為」的捐贈策略,或反映他們與當地合作夥伴的關係存在缺口。

 

 

該報告進一步探討了高效企業公益慈善的策略,重點介紹了三種廣受企業採用且行之有效的模式:

 

  1. 地區為本捐贈:投資毗鄰企業營運的社區,回應當地需求並建立長期韌性。
  2. 能力導向捐贈:運用核心業務優勢,如技術、供應鏈、生產流程或人才等,為社會與企業創造共享價值。
  3. 業務協同捐贈:以符合及鞏固企業使命的方式,為弱勢社群提供高價值產品或服務。

 

 

Bridgespan合夥人暨報告合撰人Xueling Lee强調,當企業捐贈能與業務策略結合、並經周詳執行,將能為社會及環境創造實際成果。她認爲對於有意開展此歷程的企業,是次研究能夠提供實務指引,助其最大化捐贈的影響力。

 

隨著企業公益慈善逐步融入商業策略,亞洲企業正展現出深思熟慮的公益行動如何帶來切實且有意義的成果。這些實踐說明,只要以明確目標和明晰方向推動社會效益項目,便能同時惠及社區與企業自身。對於正考慮踏上這條道路的企業而言,為持續變革做出貢獻的機會已經觸手可及,眼前便是起步的最佳時機。

瀏覽更多故事
關注我們
  • InstagramInstagram icon
  • FacebookFacebook icon
  • Linked inLinked in icon
  • YouTubeYouTube icon
關於我們

香港賽馬會於1884年成立,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配合慈善與社區貢獻,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00-2025 香港賽馬會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傳媒通訊系統
  • 網頁指南
  • 規例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絡保安
  • 字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