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及社區貢獻 - 香港賽馬會
慈善及社區貢獻 - 香港賽馬會
  1. 首頁
  2. 我們的工作
  3. 細說成果
  4. 人生下半場
4分鐘閱讀

CFO的人生下半場

長者需要義工

三四十歲就感嘆人到中年,五六十歲就無所事事?50多歲的張慧晶覺得,這是舊時代的思維了。退休之後,她星期一至日都忙不停:跳舞、行山、學影相、學畫畫,不亦樂乎。

 

「我覺得自己心境上很年輕,很多事情等著去探索,人生一路都有學不完的事情,不要覺得年紀大了,就什麼都做不了,應該再去作新嘗試。」慧晶說。最讓她開心的,是兩年前她參與了賽馬會躍動啓航計劃,加入跳舞班,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退休朋友。以前她從事文員工作,性格較為內斂,近年出來活動多了,變得愈發積極和活躍。

根據政府數據,香港市民壽命越來越長,百歲長者如今已不罕見,接近退休年齡的50+,不過是第三齡人生的開始。為了一站式服務50+的朋友們,2019年起,香港賽馬會捐助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和五間本地社福機構,發起賽馬會躍動啓航計劃,提供不同項目和資源,讓未退休或剛退休的長者更好地計劃第三齡人生。

 

有興趣繼續投入工作的,「樂職一族360」或香港輔助專業人員計劃可能幫到手,這兩個項目都為退休專業人士配對合適的中小企業、社會企業或非政府機構,讓他們用自己的豐富經驗服務相關機構。另外,「智義配」、集「義」成裘等項目則協助有興趣做義工的少老族們。慧晶最近也打算去做義工,她希望賽馬會躍動啓航計劃持續發展,讓50+朋友們繼續探索自己的無限潛能。

話你知

由於生育率低和人均壽命不斷提升,全球人口正快速老齡化。據聯合國人口數據,2018年,全球65歲或以上人口,首次超過五歲或以下人口,兩者差距此後不斷擴大。在發達地區,老齡化來得更早、更顯著,人們開始探索「第三齡人生」── 即中年後的新階段。正值人生第三齡的人如何繼續參與社會,以及社會怎樣運用他們的寶貴經驗,成為不少城市的重要課題。
5分鐘閱讀

在照顧與被照顧之中尋找安寧

長者需要照顧者支援

吳小姐:「知道親人可得到妥善照顧,讓我能安心外出,享受短暫的喘息時間。」

關注我們
  • InstagramInstagram icon
  • FacebookFacebook icon
  • Linked inLinked in icon
  • YouTubeYouTube icon
關於我們

香港賽馬會於1884年成立,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配合慈善與社區貢獻,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00-2025 香港賽馬會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傳媒通訊系統
  • 網頁指南
  • 規例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絡保安
  • 字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