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及社區貢獻 - 香港賽馬會
慈善及社區貢獻 - 香港賽馬會
  1. 首頁
  2. 我們的工作
  3. 細說成果
  4. 80多歲的我們,怎樣活得精彩?
4分鐘閱讀

80多歲的我們,怎樣活得精彩?

長者需要健康生活

80多歲時,你每日會怎麼過?在觀塘區,86歲的沛鈺每日充滿活力,投入第二事業。年輕時,沛鈺從事電器維修,近年就擔任馬會「齡活大使」,在區內四處尋找合作商戶,去協助有需要的長者進行家居維修。

 

在鴨脷洲利東邨,80歲的妹姐,參加了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 - 躍動香港健步行,於區內遊走具地區特色、長者及年齡友善的健步行路線,強身健體和認識社區。妹姐說:「大家一起走走逛逛,認識新朋友,去了很多不同地方,很開心呀。」

伴隨著醫療進步和生活改善,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老齡成為人生時光中的重要階段。

伴隨著醫療進步和生活改善,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老齡成為人生時光中的重要階段。根據政府數據,2020年香港男、女平均壽命分別為82.9歲和88歲,這些數字未來還將不斷提高。為了讓我們的城市更適合長者及不同年齡人士生活,香港賽馬會於2015年開展了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採取由下而上、地區為本的模式,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及機遇。

 

此計劃聯同香港本地四間大學的老年學研究單位,定期發布「香港長者生活關注指數」,並在18區進行研究,審視每區的長者及年齡友善程度。此外,又和不同地區機構合作,舉辦各種地區計劃促進長者積極生活。至今,此計劃已培訓了超過2,500名像沛鈺一樣的「齡活大使」,舉行了超過140個地區計劃,建構香港成為一個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全港18區已全部獲得世界衞生組織接納加入「全球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及社區網絡」。

話你知

2002年,因應全球60歲以上人口的快速增長,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提出關於積極樂頤年(Active Ageing)的政策框架。其後,依據全球33個城市的長者聚焦小組研究,世衞於2007年發布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Age-friendly city)的詳細指引,指出長者及年齡友善的城市包涵八大範疇,包括室外空間和建築、交通、房屋、社會參與、尊重和社會包容、公民參與和就業、資訊交流和社區與健康服務。

 

了解更多關於賽馬會齡活城巿計劃。

5分鐘閱讀

在照顧與被照顧之中尋找安寧

長者需要照顧者支援

吳小姐:「知道親人可得到妥善照顧,讓我能安心外出,享受短暫的喘息時間。」

關注我們
  • InstagramInstagram icon
  • FacebookFacebook icon
  • Linked inLinked in icon
  • YouTubeYouTube icon
關於我們

香港賽馬會於1884年成立,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馬會透過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配合慈善與社區貢獻,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00-2025 香港賽馬會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傳媒通訊系統
  • 網頁指南
  • 規例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絡保安
  • 字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