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口急劇老化和慢性疾病風險增加,香港急須建構穩健的基層醫療系統,以防公共醫療制度不勝負荷。
基層醫療普及化
香港人口迅速老化,慢性疾病患者人數亦持續上升,本地的醫療重心因而逐漸從偏重治療轉向預防護理。
基層醫療是醫療流程中的第一個接觸點,為市民在社區內提供以人為本的便捷醫療服務,對於早期診斷及預防嚴重疾病尤為重要。
現時約七成的基層醫療服務由私營界別提供。在2019/20年度,公共醫療衞生開支中只有17%用於基層醫療;而約77% 的私人基層醫療衞生開支需由病人直接支付。
根據香港政府最新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顯示,被診斷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的人士佔15歲或以上人口的 43.2%,他們大多會到公立診所或醫院接受跟進治療。同樣令人擔憂的是,仍有為數不少的慢性病患者未獲診斷和治療,而這些病患者的人數預計於2039年將達到300萬。換言之,市民對慢性疾病治理及其他衛生服務的需求正在不斷加重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因此,我們需要提升優質基層醫療服務的普及性。
政府於2022年公佈藍圖,制定策略以進一步發展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為公共衞生建立重要防線,並紓緩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香港賽馬會明白建立強大基層醫療系統的急切性,並開展了一系列的計劃,以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讓市民邁向更健康生活。這些項目讓弱勢群體得到更方便和適時的醫療保健服務,從疾病篩查、預防與治療,到提供支援和護理以及康復的全面醫療服務。除此之外,我們的社區藥物支援網絡為市民提供便捷的社區配藥服務,並推廣保健知識,從而建立疾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基層醫療是醫療流程中的第一個接觸點,為市民在社區內提供以人為本的便捷醫療服務,對於早期診斷及預防嚴重疾病尤為重要。
現時約七成的基層醫療服務由私營界別提供。在2019/20年度,公共醫療衞生開支中只有17%用於基層醫療;而約77% 的私人基層醫療衞生開支需由病人直接支付。
根據香港政府最新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顯示,被診斷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的人士佔15歲或以上人口的 43.2%,他們大多會到公立診所或醫院接受跟進治療。同樣令人擔憂的是,仍有為數不少的慢性病患者未獲診斷和治療,而這些病患者的人數預計於2039年將達到300萬。換言之,市民對慢性疾病治理及其他衛生服務的需求正在不斷加重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因此,我們需要提升優質基層醫療服務的普及性。
政府於2022年公佈藍圖,制定策略以進一步發展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為公共衞生建立重要防線,並紓緩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香港賽馬會明白建立強大基層醫療系統的急切性,並開展了一系列的計劃,以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讓市民邁向更健康生活。這些項目讓弱勢群體得到更方便和適時的醫療保健服務,從疾病篩查、預防與治療,到提供支援和護理以及康復的全面醫療服務。除此之外,我們的社區藥物支援網絡為市民提供便捷的社區配藥服務,並推廣保健知識,從而建立疾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細說成果
發掘我們用心服務社區的故事。
瀏覽所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