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香港人整體的精神健康狀態持續惡化,其中以青少年及長者的情況尤其嚴重。這場精神健康危機,不僅關係到個人健康,更有可能影響整體社會運作。要緩解危機,需要靠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並採取適當的策略和方法應對挑戰。
共建精神健康社區
香港人的精神健康問題近年備受關注,社會經濟問題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創傷等因素,患上抑鬱症、焦慮及其他相關疾病等個案亦大幅增加。
多項統計數據顯示情況令人憂慮:香港平均每六人便有一人會在一生中經歷常見的精神疾病;即使不同年齡層均可能受影響,青少年及長者的情況更爲嚴峻。有調查顯示,8%中學生曾有自殺念頭及約25%學童曾受精神疾病困擾,而8.6%居於社區的長者患有抑鬱及焦慮症。此外,近年涉及不同程度精神病患者的慘案及學童自殺事件有所增加,引起大眾對香港人精神狀況的關注和討論。2022 年,每 10 萬名15 至 24 歲青少年中約有 12 人自殺身亡,達歷史新高。
為應對社會的迫切需要,香港賽馬會致力推動多個線上及線下形式的社區項目,以支援並提升市民包括青少年和長者的心理健康。這些項目體現了馬會、政府、非政府組織、社會服務單位、學校和學術界之間的通力合作,已有數以十萬計人士受惠。
多項統計數據顯示情況令人憂慮:香港平均每六人便有一人會在一生中經歷常見的精神疾病;即使不同年齡層均可能受影響,青少年及長者的情況更爲嚴峻。有調查顯示,8%中學生曾有自殺念頭及約25%學童曾受精神疾病困擾,而8.6%居於社區的長者患有抑鬱及焦慮症。此外,近年涉及不同程度精神病患者的慘案及學童自殺事件有所增加,引起大眾對香港人精神狀況的關注和討論。2022 年,每 10 萬名15 至 24 歲青少年中約有 12 人自殺身亡,達歷史新高。
為應對社會的迫切需要,香港賽馬會致力推動多個線上及線下形式的社區項目,以支援並提升市民包括青少年和長者的心理健康。這些項目體現了馬會、政府、非政府組織、社會服務單位、學校和學術界之間的通力合作,已有數以十萬計人士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