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雖然正在奮力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但仍有不少環境問題和氣候變化挑戰尚待解決。為了我們與下一代,大家必須努力邁向可持續未來。
綠續為未來
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香港正在加倍努力實踐可持續未來。這些努力帶來了不少成果,例如本港水質近年有顯著改善;而香港的碳排放量已於2014年達到峰值,其後一直呈下降趨勢。特區政府現計劃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外,當局早前推出了多項環境保護措施,市民的環保意識亦不斷提升。
儘管如此,在香港這個高度城市化的大都會,環保之路依然漫長。眾多挑戰中,處理固體廢物是其中一大難題。本港每年的廢物總棄置量逾400萬公噸,令堆田區不勝負荷。此外,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三位。
氣候方面,全球暖化的現象在香港愈來愈明顯。據天文台資料顯示,過去140年,本港的平均氣溫上升速度為每十年攝氏0.14度,而過去30年的上升速度更快,達到每十年0.30度。此外,極端降雨情況變得更頻繁,維多利亞港的海平面平均每十年上升31毫米。
香港賽馬會與非牟利團體緊密合作,推動多個社區項目,包括推廣減碳、改善社區廢物管理、鼓勵廢物重用及回收,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希望這些項目能幫助香港成為更具氣候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儘管如此,在香港這個高度城市化的大都會,環保之路依然漫長。眾多挑戰中,處理固體廢物是其中一大難題。本港每年的廢物總棄置量逾400萬公噸,令堆田區不勝負荷。此外,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三位。
氣候方面,全球暖化的現象在香港愈來愈明顯。據天文台資料顯示,過去140年,本港的平均氣溫上升速度為每十年攝氏0.14度,而過去30年的上升速度更快,達到每十年0.30度。此外,極端降雨情況變得更頻繁,維多利亞港的海平面平均每十年上升31毫米。
香港賽馬會與非牟利團體緊密合作,推動多個社區項目,包括推廣減碳、改善社區廢物管理、鼓勵廢物重用及回收,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希望這些項目能幫助香港成為更具氣候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