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一大支柱。馬會歷年支持不同的活動及服務,促進家庭和諧幸福。除了向日益增加的跨境學生及跨境家庭提供支援外,馬會亦關注虐待兒童及長者自殺等議題。
為進一步建設更和諧的社會,馬會主導推出「愛 + 人:賽馬會和諧社會計劃」,旨在找出家庭問題的根源,制定預防方案,並舉辦多元化的公眾教育活動,宣揚健康、快樂、和諧家庭的訊息。項目於2007年推出以來,透過音樂劇及「快樂家庭廚房」等嶄新的公眾教育項目,讓全港18區共超過240,000人受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過老夫老妻亦難免在婚姻生活中出現磨擦,影響關係。導致夫妻不和原因很多,根據「賽馬會『恩愛50+』銀齡婚姻同行服務」於2020年8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夫婦常起衝突的主要原因是彼此不了解對方。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前所未見的溝通和生活模式的改變,除了可能對身心構成壓力外,同時亦有機會帶來不同的家庭問題。有見及此,「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團隊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資訊及通訊科技對家庭的影響」進行問卷調查,並於2020年7月7日公佈調查結果。
照顧小孩並非易事,特別是缺乏育兒經驗的新任父母和單親家庭。為此,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予香港單親協會成立「香港單親協會賽馬會鄰里支援中心」,以及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開心爸媽』新手父母支援計劃」。
香港的家庭服務主要由全港各區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其中41間由社會福利署營辦,另外26間則由非政府機構透過社署資助營辦。自2004年起,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為所屬地域範圍的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預防、支援和補救服務。但於2010年發表的一份檢討發現,相比預防性工作,較多的中心專業人員被調配從事補救性的工作;而該檢討亦建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應透過適當使用資訊科技,改善服務和提升效率。
香港明愛荃灣服務中心自1962年啟用以來,一直為地區提供社福、教育以及宿舍服務。為配合地區發展和需要,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逾1.42億港元,支持香港明愛重建荃灣服務中心,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於五十年代在何文田設立「九龍會所」,推展基督教教育、協助青年成長及發展家庭服務...
無論是個人的快樂,以至整體家庭成員的快樂,都可建基於和睦的家庭關係上...
學童自殺數字近年有所上升,引起社會關注。青年人面對生理轉變、家庭關係、成長經歷、學業及人際關係等挑戰,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負面情緒如果處理不當,長遠會影響身心健康,甚至萌起輕生念頭。